王岳论没骨重彩 Wangyue research on Freehand brush stroke Painting

《王岳论画品》

画好画不是件容易的事,画到精致就更不容易。首先我们要确立公认的艺术标准,公共艺术标准谁来定,当然是艺术批评家的事,但是在这个金钱的时代,艺术批评这个清贫的行业,因为没有艺术批评家甘愿清贫而从业,艺术批评便从艺术行业中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画家自荐,画家不但要画画,还要把自己的画推销出去,于是乎自定标准,自我包装,自标自榜盛行,累死了画家,愁死了买家。所以公共艺术标准很重要,画家无法规定公共标准,除非经得起历史的考研,因为画家参差不齐,眼界各有高低,自定自封的标准和封号会造成艺术和收藏之间的混乱,

在没有最新版本的好的艺术评价体系之前,我们不妨借古人谢赫(公元479—502年)的六法一用,谢赫虽然即是理论家也是画家,但他的艺术原则虽然是他在1500多年前给自己定的,却是经过了历代艺术界的认可并不断给予新的诠释的绘画原则: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个原则至少五个概括了艺术创作的精髓,基本概括了绘画艺术创作的主要方面,架构出艺术评价体系的标准框架。同时谢赫之六法也随着时代不断地被画家理论家以与新的诠释。

先看看“气韵生动”,这是整个六个原则的中心,气韵是生命存在的状态,生动是生命的表现,这是绘画艺术的灵魂,而画家传达生命信息的传神程度,则可以妙品、极品、神品区分。由此可见“气韵生动”塑造鲜活的生命是绘画艺术的终极目标,而其它五个原则是实现这一塑造生命形象的终极目标的手段。要注意一点,谢赫的时代魏晋之后画家写实能力超强,大家可以参考敦煌麦积山和画家张僧繇,所以谢赫的“气韵生动”与其它五个原则是相互成就相互支撑的,也就是说具备后面五个条件,才有可能达到“气韵生动”,否则不可能画出包含生动气韵的传神之作。我认为用写形来写神,用形似达到神似才是谢赫六法的本质。也是王岳绘画理念的集中体现。王岳没骨重彩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气韵生动”,而且王岳认为,只是气韵生动,还不能涵盖王岳绘画的所有理想,王岳的作品要有对生命的关爱、同情和拥抱。

第二点说说“骨法用笔”,只有中国画才如此强调用笔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画面中所有的视觉元素的干湿浓淡、轻重缓急都是由中国的毛笔呈现出来的,而行笔的果断有力也能衡量画家是否具有把握物象结构的功力,“骨”在这里是形容行笔骨感,勾勒精准的意思,书论上也用“骨”字形容书法,如“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谢赫这里的“骨法用笔”不光指用线,其实他的意思是行笔的状态和行笔的老练程度,在王岳的没骨重彩中“骨法用笔”还有一层新的意义:即通过用笔,让没一个笔触不仅发挥其原有的丰富的洇沁的效果,而且每一笔都能表现结构、体积、色彩、光影、肌理、质感等视觉效果,从而进一步强化这些笔触的功能,赋予这些笔触更丰富的内涵,让这些融汇着中西绘画两种基因的丰富的笔触闪烁出新的光泽。所以谢赫理解的用笔能力,是绘画艺术能否达到 “气韵生动”的重要支撑。

接下来是“应物象形”,“应物”就是人们面对周围事物感知的反应,而画家就是将这些反应反映到画面中,而且要用“象形”的方法来反映,这里的“反应”是感知;“反映”则是再现,“应物象形”就是画家要具备准确的再现物象的能力。谢赫在这里强调了绘画的写实性与绘画品质的关系,强调了“应物”一定要“象形”,才能进一步争取达到“气韵生动”,这一点,早于谢赫的画家宗炳就以“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山水序》)”加以说明了。这表明那时的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六法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诠释,有的诠释简直变成了风马牛不相及的“衍生品”,甚至有的就是曲解。王岳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谢赫的时代崇尚的是以写形达到写神的时代,他的主旨是再现真实的世界,主张艺术表现真实的生命的气韵,任何脱离形似达到神似的痴念,都是对艺术的亵渎!

下面聊聊“随类赋彩”,谢赫的年代没有光科学,但他的“随类赋彩”至今可以遵循,以为他的六法是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那对于我们今天的画家,是不是可以在“随类赋彩”的原则下,把今天我们已掌握的色彩认知,加进我们的绘画色彩当中呢?用更加真实色彩助力“气韵生动”?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让前人的思想更加丰满,更加充实,更具生命力。具体来说就是将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及相互关系加到王岳没骨重彩的色彩体系中来,使得中国画的用色更加丰富,这就是没骨重彩画的色彩风格,是对传统色彩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现在说说“经营位置”,是说绘画的构图和布局,经营原意是营造、建筑,《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经是度量、筹划,营是谋画,今天的话说就是:画是需要经营的。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中国画有一个独有的构图方法,就是散点透视构图法,这种方法西方人是不能理解的,但却给中国画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不妨焦点散点结合着用,斗方小品我们用焦点,立轴长卷用散点,王岳的没骨重彩就运用了两种构图方法。

再谈谈“传移摩写”,指的是临摹作品。传,移也;或解为传授、递送。模,法也;通摹、摹仿。写亦解作摹。《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绘画上的传移流布,靠的是模写。谢赫亦称之为“传写”:“善于传写,不闲其思”——其实早在《汉书·师丹传》中就有了“传写”二字:“令吏民传写,流传四方。”把模写作绘画美学名词肯定下来,并作为“六法”之一,表明古人对这一技巧与事情的重视。顾恺之就留下了《摹拓妙法》一文。模写的功能,一是可学习基本功,二是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谢赫并不将它等同于创作,因此放于六法之末。我倒是认为这第六发可以忽略不计,而改为“缘诗入画”。

除了我们借用谢赫的六法帮助我们评价绘画作品的价值外,王岳的没骨重彩画的意境营造,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中国的诗歌元素。能否“缘诗入画”,也是评价绘画作品品位的的重要方法。

最后说说“缘诗入画”,诗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主客观状态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将诗中的美感凝聚在画面中,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老的艺术智慧,没骨重彩画需用这一古老的智慧赋予自身以新的生命。在谢赫六法的基础上王岳的没骨重彩画,以“缘诗入画”作为第七法,增加了画外的意境和更丰富的想象。

作为画家,艺术的实践者,真的不想在理论上浪费时间,这些工作本来是艺术学者、艺术理论家、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学家的事,但是因为我们的时代缺少波德莱尔,缺少左拉,我们画家不得不越俎代庖,这是时代的悲哀啊!



王岳 于洛杉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