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论画虎 Wangyue on painting tiger
《王岳论画虎 》(一)
朋友们经常调侃,说我少年喜欢画猫,老年必善画虎,想想也不无道理,记得恩师曹克家先生曾说:“画猫须有虎气”,意思是画猫要画出虎的精气神来。要画出虎的精神,姿态气势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虎目”,虎目是虎的外在和内在精气神的集中表现。另外画虎必须了解虎,了解并不只是了解虎的形态特征,还要了解虎的历史、起源、生活习性、以及虎文化对艺术的影响、了解古今名家画虎的经验和风格特征,从中发现和开拓,并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画出自己的独有的风格。
我们知道,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从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到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有水源的山地,以利于捕食,所以画虎多带有山石、灌木、溪流等补景。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短暂地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虎不同于猫的是,由于虎生有宽大的虎掌,所以虎善浮水能游泳。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我们了解了虎的生存环境,我们就可以真实地构想和运用这些背景工具,用于陪衬虎的背景和环境。
动物的交配与繁殖,是其生命历程主要目的,也是抓住动物情感交流的关键时刻,很多迸发出情感瞬间的画面发生在这个阶段。虎的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很多画家喜欢画群虎,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常见,双虎的情形也只有2-3年周期中的短短几天而已,但是雌虎和幼虎同框的情形就非常普遍,所以雌虎和儿女之间的情感互动的题材是可以充分发挥的。而表现虎威的作品一般都是以独个雄虎为主。这是符合老虎的生活习性的。
虎起源的材料首次出现于陕西蓝田公王岭。化石发现得不多,只有一段上颌和一件不完整的下颌。这两件标本已经和虎很难区别了,在大小上比虎稍微大一点。公王岭地点的地质年代开始时认为可能只比周口店稍稍早一点,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可以说,至少距今100多万年前虎就和人类的祖先——蓝田人在一起生活。到中更新世时,也就是从距今60万年左右开始,虎的化石较多,至少在中国的东半部普遍可以发现。发现化石最多的,在华北是在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产地;而在华南则是在四川万县盐井沟裂隙堆积中,在盐井沟发现的虎化石,据统计至少有46个个体。由此可见虎文化始终伴随人类发展和进步,在人类的图腾文化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关于虎的起源和迁徙,比较公认的观点是:200万年前虎起源于东亚(即现今华南虎的分布区),然后沿着两个主要方向扩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统进入亚洲西南部,经蒙古、新疆和中亚直抵伊朗北部和高加索南部,但没能过阿拉伯沙漠进入非洲,也没能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沿南和西南方向的一支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部分最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另一个分支通过华北、华中和华南,进入中南半岛。到这里后,又分成两股,一股向西通过缅甸、孟加拉国,直抵印度半岛南端,另一股继续向南,沿马来西亚半岛南下,渡过狭长的马六甲海峡,登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和巴厘等岛屿。在向亚洲其它地域扩散和辐射适应的过程中,另一部分向南发展的一支进入朝鲜半岛,受阻于朝鲜海峡,未能踏上日本列岛。虎演化为9个亚种,即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由此可见,虎曾经广泛分布在西起土耳其,东至中国和俄罗斯海岸,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辽阔土地上。至20世纪中叶,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已经灭绝。中国曾经分布有华南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南亚虎)、里海虎(新疆虎)(已灭绝)等5个亚种。由于生活地区的不同,以及个体大小、体毛的长短厚薄、毛色的深浅浓淡、条纹的多寡疏密、尾巴的粗细等形态上的一些差异。我们了解了虎的迁徙和演化也就基本了解了虎文化的辐射和扩散的路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虎文化在亚洲和东南亚的巨大影响,有一点需要说明,在虎的漫长的迁徙演化过程中,有一个地方没有留下它的痕迹,就是日本。日本的虎文化完全是亚洲大陆流传到这个岛国上的舶来品,但是在日本,敬虎爱虎的文化基因却深深嵌在日本文化的土壤里。
到这里我们对虎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现在我们研究一下虎的形态特征,说到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虎的皮毛、颜色和条纹;但要说画虎,这些就没那末重要了,最重要的要说虎的骨骼、肌肉、动态和精气神了。
骨骼:虎的全身骨骼有230~283块,可划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大部分。中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柱、胸骨和肋骨。脊柱由一系列脊椎(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组成。
附肢骨骼包括肩带、腰带、前肢骨、后肢骨。肩带由肩胛骨、锁骨组成。腰带由骼骨、坐骨、耻骨三对骨片组成。
肌肉:虎的肌肉很发达,尤其是前肢和背阔部分远比狮子和豹的肌肉发达,但由于虎的花纹的原因,发达的肌肉轮廓被绚丽的花纹所混淆,很难明显地表现出来,故画虎有“画皮、画肉、难画骨”的描述。其实细心观察,花纹在某种程度上,却能帮我们表现肌肉和骨骼结构,如果我们先去掉花纹,按母狮的肌肉骨骼铺一遍颜色,画出动态结构的大关系,再沿着骨骼肌肉的结构画出条纹走向,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虎的条纹能帮助我们塑造虎的骨骼和肌肉了。
皮毛,颜色和条纹:虎的身体被浅黄色到红综色的毛覆盖,有黑色至棕色条纹,可与草丛背景融为一体,是很好的隐蔽色,可避免被猎物发现。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白色或白里透黄。夏日毛短而平滑,冬日毛明显较长每只虎脸上的斑纹都不同,类似于人类的指纹。所以有一虎一脸(一虎一面)的说法。
虎眼:以虎目为典故的成语很多,可见虎目在虎文化中的重要性。虎的虹膜呈黄色,圆形瞳孔。(除白虎为蓝色眼睛)虎的夜视力是人类的6倍,因为虎的视网膜后方有一种称为视毯的特殊膜层,可通过反射内的光线而增强对视网膜的刺激,从而提高夜视力至人类的6倍。这同时也是虎眼在夜晚发光的原因。画虎目又称点睛,类似画龙点睛,可见虎目对于表现虎的精气神是多么重要。
耳朵:虎的耳背为黑色,上有明显的白斑,有科学家认为这有助于幼崽在野外跟随母亲活动。虎有敏锐的听力,对高频率音波尤其敏感,可达70千赫兹,且两耳可随声波来源而转向。在野外的森林中,虎能听见2千米以外的叫声。我认为画虎耳是画虎的第二表情,虎目通常受虎耳的听觉带领,所以虎目的焦点必须也是虎耳的所指。
胡须:猫科动物的胡须长短不一,有粗细之分,虎的胡须很敏锐,能帮助虎在夜间探寻道路,并能感触到与物体的距离与宽窄。一般情况下,凡胡须的宽度能通过,虎本身就能顺利通过,画虎须一定要考虑虎须的长短和粗细。
牙齿:虎透过粗壮有力的犬齿攻击猎物,但通过直线排列的臼齿撕刮下猎物骨头上的肉,故其食肉时侧着头,且不咀嚼,直接吞食。
舌头:成年虎的舌头约30厘米,正面布满角质化的倒刺,便于舔净猎物骨头上的肉[13]。同时,其还具有饮水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四肢:虎的前后肢十分有力,且前肢较后肢更有力。因为有宽大的四肢,虎是为数不多的几种会游泳的猛兽。
爪子: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前足有5个脚趾,后足有4个脚趾,趾端连有尖锐的爪。可以自由伸缩,在行走或奔跑时,爪子会缩入骨质爪鞘中,避免磨损。如果爪子钝了会没法狩猎,连自保也成问题,因此必须磨掉老化角质,令爪子保持锋利,许多猫科动物常有磨爪的习惯。爪子如果缺乏磨抓,会向内弯生长,会影响行走并容易刺伤脚上的肉垫。同时透过磨爪留下气味,标记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掌垫:与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掌垫为趾型,柔软而有弹性,从而行走时落地无声。其大小与它们的年龄有关。在种群调查中,研究人员常以此鉴别个体。
尾巴:虎的尾较长,由25-30节尾椎骨组成,长度约为1米(约为体长的一半),具环形斑纹。尾尖没有长毛,为灰黑色。可在高速奔跑时保持平衡和控制转向。通过观察虎尾的表现可判断状态和心情:尾尖翘起并不停抖动,还伴有低沉吼声代表戒备状态,而尾巴轻轻摆动并伴有“喷、喷”的鼻音则是表示友好。另一个作用就是驱赶蚊虫。
颜色变化:白虎,孟加拉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种变种。由于基因突变(但非白化病),导致孟加拉虎原本橙黄色底黑色条纹的毛发转变成白底黑纹。白虎的皮毛呈很淡的乳白色,横纹为深褐色。两眼在阳光下看似透明无色,在背光处则呈淡蓝色。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于1951年在印度被发现并捕获,被取名为“莫罕”。世界上现有的几百只白虎全都是它的子孙。白虎进一步基因突变会产生雪虎,雪虎几乎通体雪白看不见条纹。
整体看,虎的体态雄伟强壮高大,毛色绮丽,从北而南呈黄色到红色渐变,有深色条纹。头圆,吻宽,眼大,嘴边长着白色间有黑色的硬须,长达15厘米左右。颈部粗而短,几乎与肩部同宽,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较窄,呈侧扁状,四肢强健,犬齿和爪极为锋利,嘴上长有长而硬的虎须,全身底色橙黄,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白色,背面有双行的黑色纵纹,尾上约有10个黑环,眼上方有一个白色区,故有“吊睛白额虎”之称,前额的黑纹颇似汉字中的“王”字,更显得异常威武,因此被誉为“山中之王”或“兽中之王”。
虎各亚种之间的体型和形态差异很大。西伯利亚虎最大,雄性体长可达3.7米,体重423千克。雌性的体长最大为2.4米,体重为168千克。雄性印度支那虎虽然体形比西伯利亚虎小,但体长2.85米,体重195千克,具所有虎亚种中最长的头骨,长319-365毫米。苏门答腊虎是最小的活亚种,雄虎体长2.34米,体重136千克;雌虎体长1.98米,体重91千克。
虎不同于狮子吻长所以脸廓狭长的特点,老虎吻部较短,显得头大而圆。它们的脖子短而粗,肩膀宽,前肢粗大,非常适合与猎物搏斗,同时用长长的可伸缩爪和宽大的前爪抓住。虎的舌头上覆盖着坚硬的突剌,可以将肉从猎物的骨头上刮下来。孟加拉虎具有任何活着的猫科动物中最长的犬齿。长度从7.5-10厘米。虎的头骨结实,短而宽,虎具有发达的咬肌,为它们的咬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上我们把虎的体型特征大概归纳了一下,显然我们在抓住这些特征的同时,也要有意在某些特点上有些夸张以突出表现虎的精气神,比如虎目、虎口、虎掌、这些能彰显虎威的部位。
虎文化在亚洲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官方和民间极其盛行,虎的象征意义在亚洲文化中得到最大的体现,被看作是美丽、严肃、勇猛的象征。孔子曾慨叹“苛政猛于虎”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老虎更加可怕;形容威猛的女人也用“母老虎”或“母大虫”。在中国大陆,虎的形象随处可见,许多神明信仰以虎为象征,如西王母、张天师、保生大帝、玄坛真君骑乘黑虎将军等。在台湾,虎发音与“福”相近,在民间信仰中为传统神兽;在各地庙宇人们奉城隍、山神、土地公所乘之虎为神,谓曰虎爷公,有驱邪之能。
许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题材也与虎有关。中文的“虎”字起源极早,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其写法很像一只虎。民间传说,汉字中的“王”就来自于老虎前额上的斑纹,还有许多成语、俗语中都有虎出现。虎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位,在十二地支配属“寅”。白虎(或称西方白虎)是中国星官的四象之一,位于西方,代表秋季。《后汉书·宋均传》载,宋均任江西太守时,九江多虎患,官府招募猎者布陷阱捕杀老虎,虎害却有增无减。锺傅早年喜欢搏虎,晚年却告诫其子说:“士处世尚智与谋,勿效我暴虎也。”《水浒传》的武松上景阳冈打“大虫”,被称为“英雄武二郎”;林冲遭人陷害,误入白虎堂,闯下大祸。台湾民间也流传着童话故事虎姑婆。在中国民间还有很多与虎有关的习俗,如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睡虎头枕等,以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中国还有虎这个姓氏。据《风俗通义》,虎姓是上古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代之姓。
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传达军事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相合,即为“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郭沫若先生曾经选取这一题材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待续)
王岳
2022年2月20日
于洛杉矶